1.1 概述
计划编制软件能精准适配各型号卫星的规划方案。当用户输入详尽的卫星规划信息后,软件会运用先进算法智能生成三大核心计划。卫星载荷计划方面,它会依据卫星搭载设备特性,对其运行时间、工作模式进行精细设定,从而让卫星探测与传输能力得以充分施展。在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时,软件会综合卫星轨道、地面站地理位置以及通信能力等要素,合理规划各地面站接收卫星数据的时段与具体任务。针对接收后的海量数据,软件还会制定科学的数据处理计划,涵盖数据筛选规则、分析方法以及存储策略。
计划生成后,用户管理操作十分便捷。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用户能轻松查看各类计划的详细内容。若发现某计划有误或不再适用,一键即可删除。此外,软件支持将计划发送至相关部门或系统,有力推动信息快速传递与协同工作,显著提升卫星任务规划与执行效率。
1.2 功能
计划编制软件致力于为卫星任务规划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它能够以各型号卫星的规划方案为依据,生成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以及数据处理计划,并且具备完善的计划管理、统计报表生成和状态跟踪功能,全方位保障卫星任务规划的高效性、准确性与可追溯性,推动卫星任务从规划构思到实际执行的无缝对接。
Ø 单星计划编排模块
基于卫星的具体型号,深入分析其特性,精准生成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以及数据处理计划,确保各环节紧密契合卫星任务需求。
Ø 计划管理模块
为用户打造便捷操作界面,支持对生成的各类计划进行查看、删除以及发送等操作,方便用户管理和流转计划信息。
Ø 计划统计报表模块
自动收集和整理各类计划数据,生成直观、详细的统计报表,帮助用户快速掌握计划执行情况及关键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Ø 计划状态跟踪模块
实时监控各类计划的执行状态,及时反馈计划进展中的关键节点与潜在问题,确保用户随时了解卫星任务计划的推进情况,以便灵活调整策略。
1.3 组成
计划编制软件由单星计划编排模块、计划管理模块、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和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四部分组成。
图 6.4209计划编制软件组成图
1.4 处理流程
图 6.4210综合演示分系统处理流程图
1.5 接口
1.5.1 外部接口
图 6.4211卫星状态模拟仿真软件外部接口图
表 6.4106卫星状态模拟仿真软件外部接口表
1.5.2 内部接口
图 6.4212卫星状态模拟仿真软件内部接口图
表 6.4107卫星状态模拟仿真软件内部接口表
1.6 单星计划编排模块
1.6.1 概述
单星计划编排模块是计划编制软件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整个软件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围绕单一卫星的任务开展全面规划工作,通过对卫星载荷、地面站接收以及数据处理等多方面要素的深度整合,生成科学、精准且高效的计划方案。该模块致力于确保卫星在执行任务期间,各个环节能够紧密协同、无缝对接,充分挖掘和发挥卫星的潜在效能,为实现卫星任务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1.6.2 功能
单星计划编排模块主要负责围绕单一卫星,统筹生成卫星载荷、地面站接收以及数据处理相关计划,确保各环节计划相互适配,服务于卫星任务整体目标。
Ø 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
此功能需要深入分析卫星搭载的各类载荷设备的独特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其工作原理、数据采集能力、能耗情况等。同时,紧密结合既定的任务目标,如特定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采集、特定频段的信号监测等,以及时间约束条件,例如卫星在不同轨道位置的可用工作时间、任务要求的完成期限等。运用智能算法和优化模型,精确制定卫星载荷设备的开启、关闭时间安排,以及工作模式切换的详细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保障载荷设备能在最佳时机采集到高质量数据,满足任务的多样化需求。
Ø 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
该功能需要综合考量众多复杂因素。卫星轨道运行信息是基础,它决定了卫星在不同时刻相对于地面站的位置和角度,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和接收可能性。地面站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会导致其接收信号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地面站的通信能力上限,如数据传输速率、带宽限制等,决定了其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收和处理的数据量。地面站的可用工作时间,可能受到维护计划、其他任务冲突等因素影响。通过科学的算法,对卫星数据在不同地面站的接收时段进行合理规划,并完成任务分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数据接收过程的稳定性与效率,确保卫星采集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地面进行后续处理。
Ø 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
针对卫星采集并传输至地面的数据,依据数据类型差异,如光学图像数据、雷达回波数据、遥感探测数据等,后续分析目标,如地理信息提取、目标识别与分类、趋势预测等,以及存储实际需求,如数据存储格式、存储容量限制、数据保留期限等,制定详尽的数据筛选规则,明确哪些数据需要重点保留和处理,哪些数据可以舍弃或暂存。选择适配的处理算法,例如针对图像数据的去噪算法、增强算法,针对信号数据的解调算法、滤波算法等。规划存储路径,确定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云端存储平台还是其他存储设备的具体位置。通过这些措施,为数据的高效分析与长期妥善保存提供有力支撑。
1.6.3 组成
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由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和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三部分组成。
图 6.4213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组成图
1.6.4 处理流程
图 6.4214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处理流程图
Ø 接收输入
用户或其他关联模块向单星计划编排模块输入卫星任务目标、卫星基本参数(如轨道信息、载荷设备清单等)以及地面站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是整个计划编排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输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后续计划的质量。
Ø 卫星载荷计划生成
模块依据接收到的信息,结合载荷设备工作逻辑,经计算生成卫星载荷计划,初步确定载荷工作时段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卫星轨道、任务目标、载荷性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以确保载荷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Ø 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
以卫星载荷计划为基础,参考地面站各项条件,运用优化算法生成地面站接收计划,明确各地面站接收数据的具体安排。需要考虑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时空关系、地面站的资源状况等因素,通过优化算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任务的有效调度。
Ø 数据处理计划生成
依据前两个计划以及数据处理要求,规划数据处理流程,涵盖数据筛选、算法应用、存储规划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数据处理计划。需要根据数据特点和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同时考虑存储资源的合理利用。
Ø 计划整合与输出
将生成的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以及数据处理计划进行整合校验,确保各计划间逻辑连贯、无冲突,最终输出给其他模块或用户。在整合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计划进行交叉检查和验证,确保它们在时间、空间和任务逻辑上相互协调一致。
1.6.5 接口
1.6.5.1 外部接口
图 6.4215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外部接口图
表 6.4108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外部接口表
1.6.5.2 内部接口
图 6.4216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内部接口图
表 6.4109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内部接口表
1.6.6 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
1.6.6.1 功能
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是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的关键部分,主要负责依据任务规划软件生成的规划方案、卫星自身参数及各类约束条件,生成详尽且科学的卫星载荷计划。任务规划软件所生成的规划方案整合了卫星的任务目标、轨道信息以及预期的数据需求等核心要点,为卫星载荷计划的构建提供了基础依据。该功能会从规划方案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卫星需执行的数据采集任务类型、期望的数据精度等,从而明确卫星载荷的工作目标。同时,结合卫星自身的轨道参数、载荷设备性能参数等,全面评估卫星在不同轨道位置和时间点,载荷能够实现的功能及工作模式。此外,充分考虑太空环境约束、其他卫星任务的时间冲突等条件,对初步生成的载荷计划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精确规划卫星载荷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工作状态,包括数据采集时段、设备开关机时间、数据传输安排等,确保卫星载荷能够高效、稳地运行,为卫星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为后续地面站接收计划以及数据处理计划的生成提供关键数据基础。
1.6.6.2 流程
图 6.4217卫星载荷生成功能流程
Ø 读取规划方案
从卫星规划方案数据库中读取各型号卫星对应的规划方案文档,提取其中卫星任务目标、轨道参数、载荷性能参数以及各类任务约束条件等关键信息。
Ø 方案解析与参数整理
对读取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解析,将不同格式、结构的信息整理为统一规范的参数格式,方便后续校验与处理。
Ø 参数校验
针对整理后的参数,逐一检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确认轨道参数是否符合该型号卫星的设计标准,载荷性能参数与任务目标是否契合等。
Ø 生成初步计划
基于校验通过的参数,运用适配各型号卫星特性的算法与规则,生成卫星载荷初步的工作计划,涵盖任务执行的时间顺序安排、观测区域的精准规划等内容。
Ø 结合型号特性优化调整
充分考量不同型号卫星在运行中因自身结构、能源系统等特性产生的动态因素,如特定型号卫星的轨道摄动规律、能源供应限制等,对初步计划进行针对性优化,提升计划在实际运行中的可行性与执行效率。
Ø 输出计划
将经优化后最终确定的卫星载荷计划输出至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的存储区域,以便后续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等功能能够顺利调用。
1.6.6.3 接口
图 6.4218卫星载荷生成功能接口图
表 6.4110卫星载荷生成功能接口表
1.6.7 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
1.6.7.1 功能
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是计划编制软件里极为关键的一环。它的核心任务是深度解析来自任务规划软件所生成的规划方案,以此作为主要依据,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出贴合实际需求的地面站接收计划。通过对规划方案的详细解读,获取其中卫星轨道信息,精准掌握卫星运行轨迹,从而能够精确判定卫星与地面站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从规划方案中提取卫星载荷数据传输计划,明确卫星在不同时段传输的数据类型及内容。同时,融合地面站信息库中的地理位置、设备性能以及可用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深度整合与校验。运用专业算法,依据这些信息精确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最佳可见时间窗口,并结合地面站可用时段,科学合理地规划接收时间序列,明确接收数据类型及优先级。生成的计划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地面站在合适的时机准确接收卫星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筑牢基础,有力推动卫星任务的高效执行以及数据的有效利用。
1.6.7.2 流程
图 6.4219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流程
Ø 获取规划方案
从任务规划软件的存储区域读取已生成的规划方案,提取方案中卫星轨道、载荷数据传输计划等关键信息。
Ø 关联地面站信息
从地面站信息库获取地面站地理位置、设备性能及可用时间等信息,将其与从规划方案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关联整合。
Ø 信息校验
对整合后的信息进行准确性与完整性校验,比如检查卫星轨道与地面站位置的匹配程度,确认地面站设备性能能否满足卫星数据接收需求。
Ø 生成初步计划
基于校验后的信息,运用特定算法计算卫星与地面站的可见时间窗口,结合地面站可用时间,生成包含接收时间序列、数据类型及优先级的初步接收计划。
Ø 优化调整
考虑卫星信号干扰、地面站突发状况等动态因素,对初步计划进行优化,合理分配资源以应对干扰,预留时间处理突发故障。
Ø 输出计划
将最终确定的地面站接收计划输出至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的存储区域,以便后续功能调用与计划管理。
1.6.7.3 接口
图 6.4220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接口图
表 6.4111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接口表
1.6.8 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
1.6.8.1 功能
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是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依据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以及任务规划软件生成的规划方案中的数据处理要求,生成全面且合理的数据处理计划。该功能首先从卫星载荷计划中获取数据产出时间、数据类型、数据量预估等关键信息,明确需要处理的数据基础。同时,结合地面站接收计划中的数据接收时间和顺序,确保数据处理流程与数据接收节奏相匹配。从任务规划软件的规划方案里提取数据处理的目标、精度要求、处理优先级等指令。综合这些信息,考虑数据处理设备的性能参数、数据存储容量限制以及数据传输带宽等约束条件,规划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预处理的方式和时间、数据解译和分析的算法选择、数据存储路径和格式确定以及数据结果输出的时间安排等,以保障数据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满足卫星任务的整体需求,为后续的数据应用和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1.6.8.2 流程
图 6.4221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流程
Ø 收集信息
从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获取数据采集计划,从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获取接收数据详情,读取数据处理系统信息库中的硬件、软件及存储规则信息。
Ø 整合评估
整合上述信息,评估数据处理系统资源能否满足卫星数据处理要求,判断硬件性能与算法适配性。
Ø 拟定初计划
依据评估结果,按既定原则确定数据预处理、格式转换、分析算法及存储的初步方案,生成初步计划。
Ø 优化调整
考虑数据量、算法资源占用等动态因素,优化初步计划,保障其在实际中高效稳定。
Ø 输出计划
将最终计划输出至单星计划编排模块存储区,用于协同及指导后续数据处理。
1.6.8.3 接口
图 6.4222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接口图
表 6.4112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接口表
1.7 计划管理模块
1.7.1 概述
计划管理模块在计划编制软件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负责对各类计划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它连接着其他多个模块,协调计划的生成、查看、修改、删除以及对外发送等操作,保障计划编制流程的顺畅进行,为整个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实支撑。该模块一方面接收来自单星计划编排模块生成的各类计划,另一方面向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和计划状态跟踪模块提供计划相关信息,促进各模块间的协同工作,实现计划信息的高效流转与共享。
1.7.2 功能
计划管理模块主要提供对计划的基本管理功能,涵盖查看、删除和发送计划,以满足用户及其他模块对计划操作的需求,保障计划数据的合理使用与流转。
Ø 计划查看功能
允许用户或其他相关模块查询已生成的计划详情。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维度,如计划类型(单星计划、多星计划等)、时间范围、任务优先级等条件进行筛选查看,方便快速定位所需计划信息。
Ø 计划删除功能
当计划不再需要或出现错误时,该功能可将其从系统中删除。在执行删除操作前,系统会进行必要的验证与提示,防止误删重要计划。删除操作会同时清理与该计划相关的附属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Ø 计划发送功能
负责将制定好的计划发送至指定的接收方,如其他模块(如计划状态跟踪模块)或外部系统。发送过程中会对计划数据进行封装与校验,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接收并解析计划内容。
1.7.3 组成
计划管理模块由计划查看功能、计划删除功能和计划发送功能三部分组成。
图 6.4223计划管理模块组成图
1.7.4 处理流程
图 6.4224计划管理模块处理流程图
Ø 接收操作请求
从用户界面或其他模块接收计划查看、删除或发送的操作请求,同时获取相关的操作参数,如计划 ID、接收方信息等。
Ø 操作类型判断
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判断是计划查看、删除还是发送操作,以便进入相应的处理流程。
Ø 计划查看流程
若为计划查看请求,依据提供的筛选条件,从计划数据库中检索符合条件的计划记录,并将其整理成合适的格式返回给请求方。
Ø 计划删除流程
对于计划删除请求,先检查计划是否处于可删除状态(如未被其他模块锁定或引用),若满足条件,则从计划数据库中删除该计划及其相关附属数据,并向请求方返回删除结果。
Ø 计划发送流程
当接收到计划发送请求时,首先对计划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与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然后,按照指定的接收方信息,通过相应的通信接口将计划数据发送出去,并等待接收方的确认信息,最后将发送结果反馈给请求方。
Ø 结束操作
完成相应操作并返回结果后,结束本次处理流程。
1.7.5 接口
1.7.5.1 外部接口
图 6.4225计划管理模块外部接口图
表 6.4113计划管理模块外部接口表
1.7.5.2 内部接口
无
1.7.6 计划查看功能
1.7.6.1 功能
计划查看功能是计划管理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计划查询与展示服务。该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多样化的需求,精准检索已生成的各类计划。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计划 ID,快速定位并查看特定计划的详细内容;也能利用筛选条件,如计划类型(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数据处理计划)、时间范围、涉及卫星编号等,从海量计划数据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计划集合。当用户发起计划查看操作请求后,功能内部迅速响应,在计划管理模块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检索。找到匹配的计划后,将其按照特定格式进行整理与呈现,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全面、直观地了解计划的各项关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计划的任务详情、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为用户的决策制定、任务评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7.6.2 流程
图 6.4226计划查看功能流程
Ø 接收用户请求
接收用户发送的计划查看操作请求,同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计划 ID 或筛选条件。
Ø 数据检索
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在计划管理模块内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检索。若用户输入计划 ID,则直接查询该 ID 对应的计划数据;若为筛选条件,则按照条件匹配符合要求的计划数据集合。
Ø 数据整理
将检索到的计划数据进行整理,统一格式,确保数据展示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Ø 结果反馈
将整理后的计划查看结果反馈给用户,完成本次查看操作。
1.7.6.3 接口
无
1.7.7 计划删除功能
1.7.7.1 功能
计划删除功能是计划管理模块的关键部分,其核心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计划删除服务。该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删除不再需要的各类计划。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计划 ID,明确指定要删除的特定计划;也能利用筛选条件,如计划类型(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数据处理计划)、时间范围、涉及卫星编号等,从众多计划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计划集合进行批量删除。当用户发起计划删除操作请求后,功能内部首先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验证,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在确认用户具有删除权限后,迅速在计划管理模块的数据库中定位相应计划数据,并执行删除操作。删除完成后,及时更新数据库索引以及相关模块的计划状态信息,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避免因计划删除导致的数据混乱,为整个计划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1.7.7.2 流程
图 6.4227计划删除功能流程
Ø 接收用户请求
接收用户发送的计划删除操作请求,同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计划 ID 或筛选条件。
Ø 权限验证
对发起操作的用户进行权限验证,检查用户是否具备删除计划的权限。
Ø 数据定位
根据用户提供的计划 ID 或筛选条件,在计划管理模块内部数据库中定位要删除的计划数据。若为计划 ID,则直接定位该 ID 对应的计划;若为筛选条件,则找出符合条件的计划集合。
Ø 数据删除
在确认用户权限和数据定位无误后,从数据库中删除相应的计划数据。
Ø 更新与反馈
删除操作完成后,更新数据库索引,确保后续数据查询的准确性。同时将计划删除结果反馈给用户,告知用户操作是否成功。
1.7.7.3 接口
无
1.7.8 计划发送功能
1.7.8.1 功能
计划发送功能是计划管理模块中负责计划对外传输的重要部分,其核心职责在于为用户提供可靠、便捷的计划传递服务。用户能够依据实际业务需求,将已生成且确认的各类计划发送至指定的外部系统或其他相关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计划 ID,精准选定要发送的特定计划;也可运用筛选条件,例如计划类型(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数据处理计划)、时间范围、涉及卫星编号等,从众多计划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计划集合进行批量发送。当用户发起计划发送操作请求后,功能内部先对计划数据进行完整性和合规性校验,确保计划数据准确无误。接着,根据接收方信息,将计划数据转换为适配接收方系统的格式。在确认无误后,通过安全稳定的传输通道将计划发送出去。发送完成后,及时记录发送日志,并接收来自接收方的反馈信息,以便用户掌握计划发送的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保障整个计划管理流程的顺畅衔接与高效执行。
1.7.8.2 流程
图 6.4228计划发送功能流程
Ø 接收用户请求
接收用户发送的计划发送操作请求,同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计划 ID 或筛选条件,以及接收方信息。
Ø 计划数据校验
根据用户提供的计划 ID 或筛选条件,在计划管理模块内部数据库中提取相应计划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和合规性校验,检查计划是否存在缺失信息或不符合规范的内容。
Ø 格式转换
确认计划数据无误后,依据接收方系统的要求,将计划数据转换为适配的格式,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
Ø 计划发送
通过既定的传输通道,将转换格式后的计划数据发送至指定的接收方,无论是外部系统还是其他相关模块。
Ø 反馈与记录
接收来自接收方的反馈信息,确认计划是否成功接收。同时记录发送日志,包括发送时间、发送计划内容、接收方信息以及反馈结果等,方便后续追溯和查询。
1.7.8.3 接口
图 6.4229计划发送功能接口图
表 6.4114计划发送功能接口表
1.8 计划统计报表模块
1.8.1 概述
计划统计报表模块是计划编制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各类计划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并生成直观的报表。它为用户提供了清晰的数据洞察,帮助用户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保障整个计划编制体系的高效运作。
1.8.2 功能
计划统计报表模块主要实现对计划数据的统计、报表生成以及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展示与分析结果,辅助决策制定。
Ø 数据统计功能
从计划管理模块、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等相关模块收集各类计划数据,包括计划数量、执行进度、资源使用情况等,按照既定规则进行分类统计,为后续分析和报表生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Ø 报表生成功能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以及用户需求,生成不同格式(如 Excel、PDF 等)、不同类型(如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等)的报表,以直观的表格、图表形式呈现计划数据,方便用户查看与理解。
Ø 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
对不同时期的计划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如计划执行效率的变化、资源消耗的趋势等,为用户提供前瞻性的决策依据。
1.8.3 组成
计划统计报表模块由数据统计功能、报表生成功能和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三部分组成。
图 6.4230计划统计报表模块组成图
1.8.4 处理流程
图 6.4231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处理流程图
Ø 数据收集
从计划管理模块获取计划基本信息,从计划状态跟踪模块获取计划执行状态数据,确定数据来源与收集范围。
Ø 数据统计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按照时间、计划类型等维度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各类统计指标,如完成率、偏差率等。
Ø 报表生成准备
根据用户需求和预设模板,确定报表格式、内容布局,准备将统计数据填充到报表框架中。
Ø 报表生成
将统计数据按照确定的报表格式生成具体报表文件,可包含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多种可视化元素。
Ø 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
选取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计划类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数据分析算法生成趋势分析结果,如预测计划完成时间、资源需求变化趋势等。
Ø 结果输出
将生成的报表和分析结果提供给用户或其他相关模块,如计划管理模块用于决策参考。
1.8.5 接口
1.8.5.1 外部接口
图 6.4232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外部接口图
表 6.4115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外部接口表
1.8.5.2 内部接口
图 6.4233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内部接口图
表 6.4116计划统计报表模块内部接口表
1.8.6 数据统计功能
1.8.6.1 功能
数据统计功能是计划统计报表模块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计划管理模块提供的各类计划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该功能从计划管理模块获取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数据处理计划等数据,依据预设的统计规则和用户需求,对计划中的关键信息,如计划执行时间、资源使用量、任务完成进度等进行统计。例如,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卫星载荷的工作时长,分析地面站在特定周期内接收数据的总量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为计划统计报表模块生成报表以及进行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帮助用户清晰了解计划执行的整体情况,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1.8.6.2 流程
图 6.4234数据统计功能流程
Ø 数据获取
从计划管理模块接收各类计划数据,包括卫星载荷计划、地面站接收计划、数据处理计划等详细信息。
Ø 数据筛选与整理
根据统计需求,对获取的计划数据进行筛选,提取关键信息,并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和可用性。
Ø 执行统计计算
依据预设的统计规则,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如求和、平均值、计数等操作,得出各类统计结果。
Ø 结果输出
将统计结果输出给报表生成功能用于生成报表,同时提供给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数据。
1.8.6.3 接口
图 6.4235数据统计功能接口图
表 6.4117数据统计功能接口表
1.8.7 报表生成功能
1.8.7.1 功能
接受综合管理系统输入的各类识别和预测结果(包括他国高、低轨卫星轨道控制行为识别结果、他国高轨卫星抵近侦照行动阶段识别结果、他国高轨卫星抵近侦照行动意图预测结果、他国高轨卫星后续行动控制策略结果)在以文档形式输出。
1.8.7.2 流程
图 6.4236报表生成功能流程
Ø 数据收集
从数据统计功能获取统计结果数据,同时从计划管理模块等相关模块收集计划的基础信息等必要数据。
Ø 数据适配与排版
根据预设的报表模板,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适配处理,将数据按照模板要求的格式和布局进行排列,确定数据在报表中的展示位置、图表类型等。
Ø 报表内容生成
基于排版好的数据,利用报表生成工具或算法,生成包含标题、表头、数据内容、图表等完整内容的报表。
Ø 报表输出
将生成的报表输出给用户,用于查看和分析;同时也可根据需求输出给相关系统,供其进一步处理和使用。
1.8.7.3 接口
图 6.4237报表生成功能接口图
表 6.4118报表生成功能接口表
1.8.8 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
1.8.8.1 功能
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是计划统计报表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计划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用户提供具有决策价值的信息。该功能从报表生成功能获取已生成的报表数据,以及从数据统计功能获取原始统计结果数据。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计划数据的对比,如对比不同卫星载荷计划在不同任务阶段的工作时长,分析地面站接收计划在连续几个月内的数据接收量变化等,挖掘数据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同时,运用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计划执行的走向,例如预测卫星在后续任务中数据产出量的增长趋势。最终将对比结果与趋势预测以直观的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对比等)和清晰的文字说明呈现给用户,帮助用户全面了解计划执行情况,以便制定更合理的决策,优化后续计划安排。
1.8.8.2 流程
图 6.4238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流程
Ø 数据获取
从报表生成功能接收已生成的报表数据,从数据统计功能获取原始统计结果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
Ø 数据清洗与整理
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然后按照分析需求,对数据进行整理,统一格式,方便后续对比与分析。
Ø 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预设的对比规则和维度,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操作,计算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值、比例等指标,明确数据差异情况。
Ø 趋势分析
运用合适的趋势分析算法,如移动平均法、线性回归等,对数据进行处理,预测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
Ø 结果呈现
将数据对比结果和趋势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图表(如柱状图对比差异、折线图展示趋势)和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1.8.8.3 接口
图 6.4239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接口图
表 6.4119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接口表
1.9 计划状态跟踪模块
1.9.1 概述
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在计划编制软件中起着关键的监督与反馈作用。它持续监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项状态信息,及时捕捉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变化,为计划管理、调整以及决策提供实时且准确的数据支持,保障计划能按照预定目标顺利推进,一旦出现偏差或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发出通知与预警,促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1.9.2 功能
计划状态跟踪模块主要负责实时监控计划执行状态,即时反馈状态信息,并在出现异常时进行预警提醒,确保计划执行过程的透明化与可控性。
Ø 实时状态监控功能
从计划执行的各个环节收集数据,持续跟踪计划的进度、资源使用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信息,为后续分析和反馈提供实时数据基础。
Ø 即时状态通知功能
将监控到的计划状态信息,按照预设的规则和渠道,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或其他模块,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便于各方及时了解计划进展。
Ø 预警与提醒功能
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规则,对计划执行数据进行分析,当发现计划执行出现偏差、资源短缺、进度滞后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和提醒,以便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1.9.3 组成
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由实时状态监控功能、即时状态通知功能和预警与提醒功能三部分组成。
图 6.4240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组成图
1.9.4 处理流程
图 6.4241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处理流程图
Ø 数据获取
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持续从计划执行数据源获取计划执行数据。
Ø 数据解析
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识别计划当前状态。
Ø 状态传输
将识别出的计划状态信息传输给即时状态通知功能和预警与提醒功能。
Ø 通知发送
即时状态通知功能接收到状态变化信息后,根据预设的通知规则和接收人列表,选择合适的通知渠道发送通知。
Ø 数据比对
预警与提醒功能对计划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与预设的预警规则和阈值进行比对。
Ø 预警生成
若发现计划状态符合预警条件,则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相应渠道发送给相关人员。
1.9.5 接口
1.9.5.1 外部接口
图 6.4242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外部接口图
表 6.4120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外部接口表
1.9.5.2 内部接口
图 6.4243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内部接口图
表 6.4121计划状态跟踪模块内部接口表
1.9.6 实时状态监控功能
1.9.6.1 功能
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是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负责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类实时信息进行持续采集、整理与监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计划执行状态反馈。该功能从多个数据源获取信息,包括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等,实时获取卫星载荷的工作状态、地面站的数据接收情况、数据处理的进展等。例如,实时监控卫星载荷是否正常运行,记录地面站接收数据的速率以及数据处理任务的完成百分比。通过对这些实时数据的分析,判断计划执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如卫星载荷突发故障、地面站接收数据中断等,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同时,将监控到的实时状态信息以直观的界面展示给用户,包括实时数据图表、状态指示灯等,方便用户随时了解计划执行的动态,为及时调整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1.9.6.2 流程
图 6.4244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流程
Ø 数据采集
从卫星载荷计划生成功能、地面站接收计划生成功能、数据处理计划生成功能等相关功能模块获取实时数据,涵盖卫星、地面站及数据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Ø 数据整合与清洗
将采集到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格式转换,并清洗掉重复、错误或无效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Ø 状态判断
依据预设的正常状态标准和规则,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计划执行的各个环节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Ø 异常处理
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流程,向预警与提醒功能发送异常信息,同时记录异常发生的时间、类型及相关数据。
Ø 结果展示
将实时状态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包括实时更新的状态面板、动态图表等,方便用户查看和监控。
1.9.6.3 接口
图 6.4245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接口图
表 6.4122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接口表
1.9.7 即时状态通知功能
1.9.7.1 功能
即时状态通知功能是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实时状态监控功能获取的最新计划执行状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该功能从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接收详细的实时状态更新信息,包括卫星载荷的工作状态变化、地面站数据接收情况的动态更新以及数据处理计划的进展变更等。例如,当卫星载荷从正常运行切换至故障状态,或者地面站数据接收速率出现大幅波动时,即时状态通知功能会迅速响应。它依据预设的通知规则和接收对象列表,通过多种渠道,如短信、站内消息、邮件等,将这些状态信息及时通知给相关人员,如卫星运营团队、地面站工作人员、数据处理负责人等。同时,该功能会记录通知发送的详细信息,包括通知时间、接收人、通知内容以及通知发送结果反馈,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计划执行的最新动态,及时做出响应和决策。
1.9.7.2 流程
图 6.4246即时状态通知功能流程
Ø 状态信息获取
从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接收最新的实时状态更新信息,涵盖卫星、地面站及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状态变化数据。
Ø 通知规则匹配
根据预设的通知规则,对获取的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需要通知的对象和通知方式。例如,对于卫星载荷的严重故障状态,可能需要同时向卫星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发送短信通知;对于地面站数据接收的一般波动,仅通过站内消息告知地面站操作人员。
Ø 通知发送
按照确定的通知方式,将状态信息发送给对应的接收对象。在发送过程中,记录通知发送的时间、内容等信息。
Ø 发送结果反馈与记录
接收通知渠道返回的发送结果反馈,判断通知是否成功发送。将发送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成功发送的通知数量、失败的通知详情及原因等。
Ø 结果汇总与上报
定期对通知发送结果进行汇总,将汇总信息上报给计划管理模块或其他相关管理模块,以便对通知工作进行整体评估和改进。
1.9.7.3 接口
图 6.4247即时状态通知功能接口图
表 6.4123即时状态通知功能接口表
1.9.8 预警与提醒功能
1.9.8.1 功能
预警与提醒功能是计划状态跟踪模块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是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重要事件进行及时监测、分析,并向相关人员发出精准的预警与提醒。该功能从实时状态监控功能获取计划执行的实时状态数据,如卫星载荷的异常工作参数、地面站数据接收的中断情况、数据处理进度的严重滞后等。通过预设的预警规则和阈值,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一旦发现异常或重要事件触发条件,立即启动预警流程。例如,当卫星载荷的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预警与提醒功能会根据预设的接收对象列表,通过多种方式,如弹窗提醒、短信通知、邮件推送等,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如卫星工程师、地面站运维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同时,记录预警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类型、具体描述以及处理反馈情况,方便后续查询和追溯,确保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理,保障计划的顺利推进。
1.9.8.2 流程
图 6.4248预警与提醒功能流程
Ø 异常数据获取
从实时状态监控功能接收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实时状态数据,重点关注可能出现异常的关键指标数据。
Ø 规则匹配与判断
依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和阈值,对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逐一比对和分析,判断是否触发预警条件。
Ø 预警生成
若数据满足预警条件,根据异常类型和严重程度,生成详细的预警信息,包括异常事件描述、影响范围、建议处理措施等。
Ø 通知发送
按照预设的接收对象和通知方式,将生成的预警信息通过弹窗、短信、邮件等渠道发送给相关责任人。
Ø 反馈与记录
接收责任人对预警信息的处理反馈,记录处理结果和处理时间。同时,将整个预警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通知记录、处理反馈等,进行整理归档,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1.9.8.3 接口
图 6.4249预警与提醒功能接口图
表 6.4124预警与提醒功能接口表